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用户投稿 25 0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5月末的滨城大连春意盎然,草木吐绿。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内,一场石化行业盛会——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在此启幕。

  装有分子筛催化剂产品的瓶瓶罐罐,具有风险提醒、报警等功能的智能安全帽和智能劳保鞋,用不同膜原料制成的N95口罩……科技感与绿色理念交织,展会现场“含新量”十足,勾勒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向绿色化、数智化、高端化发展的壮阔图景。

  绿色科技火“出圈”

  5月21日,在与展会同期举办的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精细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十五五”时期行业发展的中心任务。记者在展会现场就感受到了很多“绿色”气息。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在华峰集团的展板前,一块醒目的技术路线图吸引众人驻足。在十几年间,华峰集团在循环经济、碳减排/碳中和、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了百余项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将烯法的环己烷作为烷法原料,成功实现了烷法和烯法绿色高效联产精己二酸的“原子经济”反应,碳原子利用率近100%。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右二)参观展会

  “从原料端的环己烷仿生催化氧化工艺,到生产环节的尾气催化燃烧发电,再到废水资源化利用,华峰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碳减排体系。”展台负责人指着展板上的测试数据解释。观众点头赞许:“从实验室到产业链,这才是真突破!”

  在靖江市鑫盛环保科技展区,一台造粒干燥设备模型占据C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专注自主研发绿色技术,实现了无需添加助滤剂即可解决MVR残留问题,生产出的干燥设备不仅有效降低了总热能消耗,设备使用寿命也有所提升。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的展台则充满“冷科技”——HP-1、HFC-161等多种环保型制冷剂集中亮相,展示出优异的环境性能,可替代传统制冷剂,可应用于制冷空调、电子设备冷却等领域。

  数智应用喜“上线”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在大会上指出,人工智能赋能石化化工工艺技术革新,包括新化学品发现、新工艺迭代和优化、质量控制、设备维护、安全生产等应用场景。现场多位展商告诉记者,鼓励和发展数智化是行业新趋势。

  在华晟(青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展板前,一张化工智能仓储与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架构图引人驻足。据介绍,该智能化方案不仅可实现备品备件数字化管理,产品出入库拣选流程自动化,也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作业,有效减少企业用工用地成本,提高生产、储运环节效率。“这套方案已经在中石化、东华能源、宝丰集团等企业实现应用。”展台负责人津津乐道。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伟善(前排右二)参观展会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的电视屏幕上,两张SEM电镜图像形成鲜明对比:左侧人工标注的样品颗粒尺寸误差较大,右侧是低碳院自主研发的专业级SEM电镜图像分析模型,通过模型自动标注的样品颗粒尺寸精准。

  有观众俯身查看展板说明:“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5%以上?”技术人员点头:“复杂颗粒形态识别效率提升200倍,解决了传统人工标注存在的主观性强、复杂颗粒形态识别效率低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化所热化学实验室团队成员告诉记者,研究团队针对现有相变纤维材料储能密度低、耐久性差等问题,系统开展新型相变材料合成及储热控温等应用研究,已成功构建多功能-可穿戴-智能化相变材料体系,并提出“时空相变材料”的新概念。

  高端制造齐“亮剑”

  “我国化工产业必须走高端化路线”是此次大会上专家们的共识。低端、低附加值化工产品市场已饱和,高端化转型是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高端化过程要攻坚关键技术、提升核心能力,打造标志产品、高端产品、精细产品,并具有要素高端化的转变和支撑。

  北京化工大学-汽车塑化装备制造重点实验室展台上放着3款白色N95口罩。远看外观相似,实则其膜材料大有不同。“这3款口罩分别采用了聚丙烯纳米纤维膜、熔体微分经典纺PBST弹性亲肤可降解膜、熔体微分静电纺PLA高效低阻滤膜制作而成,功能有差异,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四川瑞特消防的展台上,几块钢结构防火涂料陈列整齐。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过自研技术,我们为成都天府高铁站椭球型钢网壳结构‘凤凰眼’建立了防火的‘安全盾牌’,并且提升了最新款材料的耐水性,为火灾救援和物资转移抢出宝贵的时间,真正实现化工技术创造美好生活。”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斌(前排左二)参观展会

  在“煤变油”过程中,催化剂的重要性堪比电子产业中的芯片,它很大程度影响“煤变油”的效率,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此次展出了新一代铁基费托合成催化剂,“在产油率上相比上一代催化剂提升约20%;在减碳方面,每生产100万吨燃料油品,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5万吨。”技术人员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专家则向记者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高比特性锂硫电池,解决了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高安全性等技术优势,可应用在轻量化携行电源、高速无人机等领域。

  两日的展会虽短,却浓缩了中国石化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澎湃动能。正如一位展商所言:“今天的‘新奇’展品,就是明天的产业常态。”

作者:于聪

2025年科技趋势未来五年你需要知道的十大创新

2025年秒技趋势:未来三羊你需要知道的十大创新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2025年的秒技趋势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在这一年,我们将看到许多创新的涌现,尤其是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本文将为您揭示未来三羊(即:科技、生活和环境)中需要关注的十大创新趋势。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1. 人工智能的普及化

人工智能(AI)技术正在迅速普及,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汽车,AI正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25年,AI将不仅限于大型企业,个人用户也将能够利用AI工具进行日常任务管理、创意生成和数据分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 5G与物联网的深度融合

5G技术的全面普及将推动物联网(IoT)的发展,使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未来的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工业自动化都将依赖于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202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基于IoT的应用程序,提升生活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将在教育、娱乐和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25年,学生们将通过VR进行沉浸式学习,医生将利用AR进行手术指导,而消费者则可以在购买商品前通过AR进行试穿和体验。

4. 可持续技术的崛起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2025年将是可持续技术发展的关键一年。新型可再生能源技术、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以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将成为主流,推动各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5. 生物技术的突破

生物技术的进步将使我们在医疗、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将用于治疗遗传疾病和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2025年,我们将看到更多基于生物技术的创新产品进入市场。

6.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技术

新常态科技创新 看见产业“新”常态——2025全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成果及装备展侧记

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区块链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供应链管理和身份验证等领域。2025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采用区块链技术来提高透明度和安全性,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

7. 心理健康技术的兴起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2025年将见证心理健康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将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管理和冥想指导,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焦虑。

8. 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

智能穿戴设备将不仅限于健康监测,未来将整合更多功能,如支付、通讯和社交。2025年,用户将通过这些设备获得实时健康数据,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管理。

9.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教育行业将迎来数字化转型的浪潮。2025年,在线学习平台将成为主流,个性化学习将通过AI技术得以实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学习,打破传统教育的限制。

10. 远程工作的常态化

疫情后,远程工作已成为一种常态。2025年,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灵活的工作模式将得到广泛认可。新兴的协作工具和虚拟办公空间将帮助团队更高效地合作。

结语

2025年的秒技趋势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了解这些创新趋势,不仅能帮助我们把握未来的机遇,还能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积极适应这些变化,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关问答

如何通过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发展-薄荷橘子的回答-懂得

经济新常态是我国战略性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判断,也是经济社会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运行的根本特征。其体现的趋势背景包括: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

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角度,分析“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所蕴含的哲理?

唯物辩证的否定观认为,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敢于破除落后的陈规成说,突破落后的传统观点,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