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控人侯毅“让位”引入银川国资纾困 新纶科技有望获逾8亿资金支持
每经记者:靳水平 每经编辑:张海妮
不久,新纶科技(002341,SZ)或将迎来新的实控人。
11月12日晚,新纶科技公告称,公司实控人侯毅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管委会)、银川市国资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侯毅同意以包括但不限于表决权放弃、表决权委托及股权转让等方式,使银川经开区管委会、银川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新纶科技新增产能将落地银川,总部注册地址迁移至银川经开区管委会指定地区。而此次银川经开区管委会、银川国资委方面也将为新纶科技提供数亿元的资金支持。
侯毅拟“让出”控制权
新纶科技主营业务为电子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显示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
新纶科技公告称,银川经开区管委会与银川市国资委对新材料产业长期看好,在招商银行的协助下,与新纶科技和侯毅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权安排、股权转让、产业合作及资金支持等。
控制权安排方面,侯毅同意以包括但不限于表决权放弃、表决权委托及股权转让等方式使银川经开区管委会和银川国资委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而上述受让方则同意通过其指定主体对侯毅给予纾困支持。
产业合作上,银川经开区管委会和银川国资委,与新纶科技同意在新材料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包括且不限于锂电池铝塑膜、PBO纤维等领域,确保乙方新增产能落地银川。
同时,新纶科技迁址完成后,银川经开区管委会将全力配合新纶科技相关产业项目,在银川落户,为新纶科技及双方合作项目争取优惠政策、金融配套支持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合作,银川经开区管委会和银川国资委同意通过指定主体为新纶科技提供不低于5亿元的流动性支持,用于新纶科技项目建设及经营等。同时,银川国资委还将通过其控制的银川通联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包括但不限于供应链贸易等方式给予新纶科技3亿元资金支持,其余资金由银川经开区管委会和银川国资委协调金融机构提供。
据了解,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银川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工作部门,行使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有关的自治区级经济管理权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签订的协议为战略合作协议,属于合作各方基本意愿的约定,旨在表达各方合作及初步洽商结果,在协议实施过程中,有关事宜尚待进一步协商、落实。
新纶科技流动性不足
2010年,新纶科技上市之初,将自身定位为立足于防静电、洁净室人体装备产品,大力发展防静电/洁净室消耗品,即以无尘室工程和净化材料为主。2013年,新纶科技宣布公司要逐步向以新材料为本的行业综合服务商转型。
今年前三季度,新纶科技净利润(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为4043.23万元,同比下降86.79%,反映主业的扣非净利润为1183.09万元,下降幅度高达95.71%。
新纶科技在三季报中还预计2019年净利润同比下滑,下滑幅度为75.09%~83.4%。对此,公司称主要受毛利大幅下滑、财务费用大幅上升及销售费用增加所致。
事实上,通过今年的三季报可以发现,新纶科技现金流紧张局面并未有效缓解。今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8亿元,同比下滑92.04%。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7.8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2.63亿元,流动负债合计为35.64亿元。
今年6月12日,新纶科技宣布动用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彼时,公司公告称,拟使用不超过3.6亿元的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董事会批准日起12个月。
不仅如此,为提升流动性,今年6月12日,新纶科技还与浙商银行开展资产池业务,总额度不超过4亿元,其中包括不超过3亿元的存单、票据及其他资产的质押融资,以及申请不超过1亿元的授信额度。
而此次,通过与银川国资方面合作,新纶科技将获得不低于8亿元的资金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控股股东、实控人,侯毅的质押率并不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纶科技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侯毅持股数为2.58亿股,其中质押2.52亿股,质押率超过97%。
二级市场上,新纶科技股价走势较弱。今年2月,其股价曾一度触及13.47元/股(前复权,下同),11月12日收盘价为5.35元/股,下跌幅度约六成。
11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次合作相关事宜致电新纶科技,但截至发稿未能联系上对方。
每日经济新闻
实控人被判刑,投资者索赔不断,两年亏逾25亿,谁还会豪赌新纶新材?
记者 | 胡振明
编辑 |
5月24日晚间,新纶新材(002341.SZ)发布公告,5月25日(星期三)开市起继续停牌,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此前,5月23日(周一)新纶新材拟筹划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预计在不超过2个交易日内确定上述事项,申请从当天开市起停牌,直到现在。
新纶新材实控人侯毅已因虚假陈述被判刑 ;公司经历连续巨额亏损后,2021年年末的未分配利润已经达到-20.48亿元,又该如何面对借款逾期及资金链紧绷?
实控人被判刑
新纶新材的前身“深圳市新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从那时起,侯毅就是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并担任公司的董事长、总裁等职务。直到2021年1月16日,新纶科技(新纶新材曾用简称“新纶科技”,下同)发布公告,侯毅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总裁职务,继续担任新纶材料研究院院长职务。
侯毅辞去董事长、总裁之职跟此前发生的“虚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及利润”等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的事项有关。
2019年6月25日新纶科技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九个月之后,2020年4月9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并于2020年5月2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新纶科技通过全资子公司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与自然人张某控制的多家公司虚构贸易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及利润 ;导致新纶科技2016年至2018年虚增营业收入33,655.12万元、33,828.24万元、6,233.97万元,分别占当期收入的20.29%、16.39%、1.94%;虚增采购成本24,935.67万元、24,447.93万元、4,425.41万元,虚增利润7,643.34万元、9,330.50万元、1,072.30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142.73%、50.67%、3.03%;违反了《证券法》。
另外,新纶科技未按规定在《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与宏辉电子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情况,未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担保情况。
时任董事长侯毅等相关人员对上述违法行为负有相应责任,各受到警告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之后,经深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侯毅及相关当事人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向深圳中院提起公诉。深圳中院依法审理了此案,并已审理终结。
2022年4月15日新纶新材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侯毅收到法院出具的《刑事判决书》,判决书内容为:被告人侯毅犯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

实控人偿债压力大
新纶新材2021年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侯毅持有2.5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16%,累计质押的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总数的99.99%,且部分质押贷款已经超过了质押期限 。侯毅与质权人协商贷款续期事宜。

由于质押贷款超过期限,2022年5月17日,新纶新材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质押股票被违约处置的进展暨股份质押情况变动的公告》,其中显示,华西证券于2022年3月21日至4月14日期间卖出侯毅持有的新纶新材3,982,872股;安信证券于2021年12月20日至2022年3月30日期间累计卖出侯毅持有的新纶新材8,221,314股;这两次卖出的股份合计1,220.42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新纶新材拟变更实控人已经不是第一次。2020年,侯毅曾经计划向银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新纶科技的实控权,但终未能成功 ,所签订的协议中包括侯毅获得财务支持的内容。
2020年5月18日,新纶科技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侯毅与银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收购之合作协议》和《关于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2.35%股份之表决权委托协议》。
根据协议,银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合法方式取得新纶新材的控制权,并向新纶新材和侯毅提供财务支持;侯毅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共257,507,85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2.35%)的表决权全部委托至银川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行使。
不过,一年之后,2021年5月26日新纶科技发布《关于签署等协议的公告》,上述合作终止。终止合作的原因为,相关协议签署后,所涉及的合作内容未有实质性推进 。
7亿元借款逾期
不仅实控人侯毅有偿债压力,上市公司新纶新材自身也出现了部分短期借款已逾期未偿还的的情况。
2021年年报显示,新纶新材的已逾期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总额约7.30亿元 ,其中余额比较大的借款有2020年2月20日逾期的1.42亿元,2020年10月24日逾期的1.31亿元,2021年6月11日逾期的1.32亿元。

对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逾期短期借款,新纶新材在年报中表示,公司正积极与银行协商并筹措资金归还上述短期借款,同时与银行积极协商存量借款的续期工作,必要时将采取处置公司资产的方式归还已逾期的短期借款。
2021年年报显示,新纶新材的年末流动资产合计14.73亿元,而流动负债合计达到27.60亿元 ,前者仅略高于后者的一半,存在12.87亿元的敞口。其中,货币资金只剩1,958.81万元,而上一年年末有1.47亿元;应收账款为1.99亿元,上一年年末有5.26亿元。然而,2021年年末短期借款高达19.60亿元,应付账款为3.49亿元。
对于紧张的资金链,新纶新材认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仍然能够为公司后期的利润及经营现金流提供保障,近两年清理核销了因以前年度扩张形成的债务,完成该部分风险的释放。
同时,新纶新材表示,公司持有的可变现资产主要为深圳光明产业园、苏州产业园、天津产业园,现已确定交易方,能形成现金回流约4.80亿元,全部可以用于偿还银行借款。
另外,公司通过深圳鸿银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的拟上市公司股权共计3500万股,按现有成交价约6亿元,该部分股权处置已在洽谈中,截止年报报告日已实际收到转让款3,185万元,预计2022年6月底之前分批成交,该部分款项用于支付投资者诉讼及增加公司流动性。
两年亏逾25亿元
新纶新材最近披露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3.32亿元,和上一年度的22.47亿元相比,出现了40.72%的下滑。在合并利润表中,2021年度净利润为-12.77亿元,上一年度为-13.03亿元,出现了连续亏损,两年亏逾25亿元 。2021年度净利润的亏金额占同期营业收入的95.87%,绝大部分收入都被亏掉。
由于巨额亏损,2021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88亿元和上一年年末相比,出现了34.53%的较大幅度“缩水”,并且不足2019年年末金额49.29亿元的一半。

根据合并利润表,2021年度资产减值损失为6.7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1.66亿元,两项减值损失合计8.38亿元 ,构成了净利润亏损的大部分。
在资产减值损失中,商誉减值损失金额居首位,本年度发生额为-4.34亿元,然而截至2021年年新纶新材的合并财务报表商誉账面原值为16.41亿元,本年度计提的商誉减值就占了四成。

在2021年信用减值损失中,坏账损失高达1.62亿元。其中,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为0.17亿元,其余大部分都是对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
2021年年末其他应收款余额为9.45亿元(坏账准备余额2.79亿元),账面价值6.66亿元。2021年对其他应收款新增计提坏账准备达1.51亿元,主要包含了对上一年度处置子公司成都新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时的应收债权2.88亿元、未支付股权款0.44亿元(合计3.32亿元)所计提的坏账准备1.47亿元。

另外,新纶新材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并于2020年5月收到处罚决定书。由此陆续收到共计2213宗投资者因上述行政处罚涉及虚假陈述责任事项对新纶新材提起诉讼要求,公司管理层在上一年已计提1.15亿元的基础上,2021年新增计提2.01亿元赔偿损失,共计计提了3.16亿元赔偿款 。
相关问答
新纶新材料创始人?
新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闫凯境,现任新纶新材【002341】董事长,新纶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同时兼任圳市南山区上市企业协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带...